序号 | 作品名称 | 作者(团队负责人排第一) | 作者类型 | 指导教师 | 作品组别 | 所属领域 | 联系方式 |
|
1 | “镜”暖夕阳:公益摄影赋能乡村老人精神生活的实践探索——基于陕湘2省6镇6村的行动研究 | 全登圆、万晶、刘钰琦、曹欣雨、寇晶晶、许诗琳、陈琪楠、田宝林 | 本科生 | 宋毅、苏晟、睢桥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8974401607 |
|
2 | 经纬共生,织就未来:全球化语境下藏族安多牛羊毛编织技艺的非遗活化与文化重构 | 孙高阳、陈艺玮、程茜、冷欣钰、秦云鹤、赵苏熙、吴镠玥、斯河静 | 硕士研究生 | 夏伟、刘正杰、陶沙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891589393937 |
|
3 | “三生”融合视角下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秦岭蔡家坡等4村的调查实践 | 谢美钰、江晟棪、刘思雅、王冠桥、张琪、张英、隋雨荷 | 硕士研究生 | 马晓宇、岳攀、崔凯敏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5209219431 |
|
4 | 移动美育赋能乡村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提升——基于朱村小学“365天版画工坊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齐怡宇、闫一洲、廖钊荣、王一惠、郭书迪、郭耀伟、刘妍汝、李奕南 | 硕士研究生 | 马晓宇、韩旭东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8992310138 |
|
5 | 从“活态传承”到“破圈传播”:看中国最古老的动画电影——华州皮影的创新发展路径 | 王瑞楠、宇靓、丁永涛、 刘嘉萱、曾心梅 | 硕士研究生 | 李军慧、周俊玲、崔兴众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3935754402 |
|
6 | 数字乡愁: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家谱文化媒介化传承的创新 | 李姝雨、刘佳琛、冯欣玥、向光泰、姜艺、胡钤馨、付磊、王映霏 | 本科生 | 刘瑶、魏兴、付伟巍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8091257288 |
|
7 | 宅兹中国:封神文化视阈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活化利用研究 | 马博言、范瑞麒、张千叶、姜丹阳、李青原、李德倩 | 本科生 | 王欢、陶然、祁萌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8591720666 |
|
8 | 以字兴文·民族文化自信下陕西馆藏书法作品活化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省11家博物馆为例 | 孙佳萌 聂佳锦阳 周学亮 张家乐 曹兴卓 高笠超 陈羿彤 伊文凯 | 本科生 | 黄璐瑶、李国玮、 张峻踊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8720635685 |
|
9 | 从技到艺:乡村手艺人走向艺术家身份的探索路径——以汉中藤编为例 | 许静、罗凯文、魏慕晗、杜文秀、张泉林、高荣祺、郑凯慧、李宗林 | 本科生 | 徐立乾、高岩、胡心叶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7809199983 |
|
10 | 短剧不能“短视”: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基于陕西省西安市9家头部影视短剧制作方的调查 | 刘慧晴、曹鳆仍、王萌萌、王湘月、韩雅薇、刘星宇、田家鑫、刘子萱 | 本科生 | 石静、赵拟、张峻踊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9958376843 |
|
11 | 从“黑悟空”出圈看优秀历史文化跨媒介创新传播现状——以秦晋地区《黑神话:悟空》30处取景点调查为例 | 詹瑜烨、孙耶卓、张子晗、陈诺、朱子砚、周祺绚、海伦、赵韫涵 | 本科生 | 邵晓军、石静、张峻踊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3136343787 |
|
12 | 告别“土态”,开启“潮态”:设计赋能西部边远山区农产品包装升级研究——基于西部5市12区县的调研 | 王瑶瑶、杨甜、车璐阳、刘佳艺、魏一波、刘欣瑜、魏思衡 | 本科生 | 韩雅鑫、魏兴、王山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经济 | 18791902243 |
|
13 | 边疆民族地区珍贵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 ——以川西藏族热姆德岩画为例
| 杨姗姗、王鑫、谢路遥、裴嘉洋、 唐炳楠、吴双、王琳琳、王诚旭 | 硕士研究生 | 苟爱萍、张晨、高芳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5339270572 |
|
14 | “工”耕实践“美”传万家——基于陕西省28区县工艺美术赋能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 张雨倩、吕文轩、张玲玲、杨若菲、张一凡、姚心如、潘雨轩 | 本科生 | 刘训立、何喜、赵莉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 文化 | 15319616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