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战精神,传承优秀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在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和中国青年报社指导下,中国文艺网和中国青年网将开展“弘扬抗战精神,传承优秀文化”2025年高校文艺思政课公益活动。
《百团大战纪念馆——太行魂铸狮脑山 中流砥柱看此峰》课程

报名方式:
1.学生打开 小红书APP 扫描下面课程二维码进入报名签到页面,报名前请先登录个人账号。


2.报名信息一经填写,活动期间将无法修改。请同学们务必在签到时填写正确的报名信息。
3.请同学们务必在报名时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学校、姓名和学号)后,点击“立即提交”,进入活动页面后下滑页面,在活动期间至少2天进行活动签到并观看课程即视为完成活动参与。为避免报名过于集中造成系统问题,建议同学们从通知发布起尽快扫码报名。
4.请同学们在报名前务必保证自己账户信息准确,而非用其他人账号登录。
《百团大战纪念馆——太行魂铸狮脑山 中流砥柱看此峰》课程设计:
课程简介: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是全面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课程将结合百团大战纪念馆内展品、图文等资料,梳理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战役过程、战略意义,并通过文艺作品回顾历史,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彰显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讲师介绍:
郭倩,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解员,深耕馆内红色教育工作14年,接待观众达8万人次。魏文瑾,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阳泉市石评梅研究会副会长,参与编撰《阳泉市志》《阳泉军事志》等。史英豪,历史学者,代表作有纪录片《解放阳泉》等。
课程提纲:
(1)烽火硝烟:百团大战的丰碑岁月;
(2)馆内春秋:百团大战的战史长卷;
(3)阳泉薪火:抗战精神中的文艺回响。
播出平台:中国文联官网小红书账号“中国文艺网”
播出形式:录播视频,分上、中、下三节。
播出时间:9月12日—9月30日
《觉醒·传承·奋进——抗战精神的光影力量》课程

报名方式:
1.学生打开 抖音APP 扫描下面课程二维码进入报名签到页面,报名前请先登录个人账号。


2.报名信息一经填写,活动期间将无法修改。请同学们务必在签到时填写正确的报名信息。
3.请同学们务必在报名时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学校、姓名和学号)后,点击“提交”,进入活动页面。在课程上、下节播出期间分别签到一次并学习课程。
4.请同学们在报名前务必保证自己账户信息准确,而非用其他人账号登录。
特别注意 :第二步中请点击页面上方活动海报参与课程,该页面中的签到及周边等信息与本活动无关;第五步中的观看课程按钮仅在课程播出期间呈现,课程播出时间为9月18日至10月19日。
《觉醒·传承·奋进——抗战精神的光影力量》课程设计:
课程简介:
课程选取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及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的多部代表性经典影片(如《风云儿女》《地道战》《东极岛》)进行深度解读与赏析,通过业内资深专家与影片主创的分享,剖析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艺术手法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生动展现电影艺术在记录历史、凝聚人心、传承精神方面的巨大力量,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的影像中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与时代使命感。
讲师介绍:
闫于京,原北京电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广播影视作品审查中心主任;
张东,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北京市电影局审片专家委员;
陈舒,编剧,代表作有《东极岛》《绣春刀》《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等。
课程提纲:
(1)觉醒与抗争:抗战时期的电影力量;
(2)精神传承:历史记忆的当代解码;
(3)奋进之光: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播出平台:中国文联官网微博账号“中国文艺网”
播出形式:录播视频,分上、下两节。
播出时间:上节课程播出时间为9月18日—30日,下节课程播出时间为10月1日—19日
《中国电影120周年——中华文化传承的光影之路》课程

报名方式:
1.学生打开 抖音APP 扫描下面课程二维码进入报名签到页面,报名前请先登录个人账号。


2.报名信息一经填写,活动期间将无法修改。请同学们务必在签到时填写正确的报名信息。
3.请同学们进入报名签到页面后,点击“立即签到”后填写个人信息,务必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学校、姓名和学号)后,点击“立即提交”。在课程播出时,点击“观看直播”即可进行学习。
4.请同学们在报名前务必保证自己账户信息准确,而非用其他人账号登录。
《中国电影120周年——中华文化传承的光影之路》课程设计:
课程简介:
课程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为契机,回顾中国电影120年发展历程,从《定军山》起步,讲述早期国产片在好莱坞垄断下依托传统文化突破创新;解析传统文化取材与现实主义两条核心创作传统,以及不同时期电影的学习与开放之路;引导青年从传统中找答案,兼容并蓄,传承优秀文化,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讲师介绍:
张冀,编剧,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原创剧作、第1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第1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20年度奖2020年度编剧、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第33—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等,代表作有《三大队》《夺冠》《亲爱的》《中国合伙人》等。
课程提纲:
(1)溯源与突破—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
(2)借鉴与升华—艺术创作的兼容并蓄;
(3)守艺与焕新—文化基因的赓续弘扬。
播出平台:中国文联官网抖音账号“中国文联小艺”。
播出形式:线上直播。
直播时间:首播9月18日19:30、重播9月25日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