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赴延安开展 “手语传红韵,丹心映初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 2025-08-25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号召,团队正全力推进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连接各民族的重要纽带,通过广泛推广,能够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用手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团队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多样传播活动,结合特殊教育,践行无障碍沟通的理念,组建红色手语宣讲团,先后走进七大红色站点,开发手语教学资源,营造学习氛围,以无声的手势传递红色力量,促进残健融合。


1067C3


作为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唯一的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动员师生积极参加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将无障碍沟通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向社会大众传播。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师生八人作为手语传红韵,丹心映初心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于75日上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红色教育与通用手语推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无声的语言传递红色力量,让革命故事在指尖流淌,为红色教育注入特教温度。


红色革命旧址研学:

以手语译述革命初心


D9522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参观馆内珍贵革命文物、红色影像,聆听党中央在延安 13 年的艰辛历程,既提升了政治觉悟,更以手语为独特媒介,将革命故事凝练成精准且富有张力的手势,创作红色文化手语视频,为听障群体打开读懂红色精神的窗口






团队先后前往枣园革命旧址与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在枣园,成员们驻足于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前,从革命先辈的奋斗痕迹中体悟传承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在鲁艺旧址,大家凝视泛黄手稿与老照片,触摸 以艺术为武器的滚烫岁月,两位同学更以手语细致讲解鲁艺的时代背景,指尖勾勒抗日战争烽火,诉说先辈用笔墨与歌声凝聚力量的历程,让每一个手势都承载对红色岁月的敬意。此外,杨家岭革命旧址的老槐树下,学子们以手语为流动的红色符号,在静谧中续写信仰传承,将无声的表达与革命圣地的厚重历史相融。


八一敬老院互动:

跨代际传递红色敬意

 





实践中最动人的篇章,当属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走访。团队携剪纸、皮艺、绘画、书法等艺术佳作,向革命老兵献上无声礼物。老兵们身着浅上衣与深绿裤,在庭院中微笑迎接。辅导员崔兴中代表学院向老兵致敬,师生们俯身与老兵促膝交流,听他们讲述烽火岁月,亲手送上团扇与画作。

学生们用话语与手语倾诉心声,老兵们欣慰竖起大拇指——昔日他们以血汗托举民族站立,如今学子以艺术助力民族崛起,共同守护复兴梦想。离别时,学子们或为老人撑伞遮阳,或搀扶缓步,或以手语比出再见”“谢谢余晖中定格的不仅是温暖的道别,更是跨越代际的初心接力——昔日老兵以热血护家国,今日青年以艺术助崛起,共同托举中国梦。


多元红色浸润:

非遗、博物馆与家风的精神滋养


F9A57


团队还以多元形式深化红色感悟:在杨家岭李福爱剪纸民间艺术工作室,成员们与非遗民间大师交流,欣赏陕北剪纸粗犷刚健的线条与红色题材作品,以手语为桥,让指尖起落与剪纸韵律共振,李杰韬同学更以隶书题写巧手生花,纸上传情,定格传统技艺与青年传承者的温暖瞬间,实现非遗质朴与红色教育赤诚的碰撞。





走进延安博物馆,团队在辉煌延安展馆感受黄土高原的生态丰富与物产馈赠(糜子、红枣等标本),在历史展馆凝视古老陶器,触摸延安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变迁,让黄土风骨与革命热血交融成胸前的赤诚。在延安红色家风馆,成员们参观毛泽东像章、军功章等藏品,聆听毛主席家风故事,尤其是毛岸英为革命牺牲的事迹,让红色故事化作家风传承的新纽带。


此次延安之行,是一趟穿越时空的精神朝圣。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师生们以红色教育为舟、手语为桨,让国家通用手语在红色基因的交响中流淌,既为听障群体搭建了接触红色文化的桥梁,也让红色精神通过无障碍沟通代代相传。未来,学子们将继续握紧传承的接力棒,以初心为舵,在推广通用手语、赓续红色血脉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