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探索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2025年7月5日至12日,西安美术学院“语艺星海”艺术推普实践团队一行7名师生,怀揣艺术服务人民、语言助力振兴的初心,奔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开展了为期8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伊始,队员们便扎根基层,深入星海镇的农家院落与田间地头。他们针对不同年龄层的村民,通过一对一访谈和发放问卷等形式,开展细致的语言使用状况调研。队员们耐心倾听村民心声,认真记录乡音乡情,为后续精准设计推普活动和艺术服务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实践团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目光聚焦于星海镇特色菌菇产业园区。师生们详细了解了菌菇的科学种植模式、现代化生产过程及深加工产品链条,对“小蘑菇”撑起的“大产业”有了直观认识。他们敏锐地捕捉产业中蕴含的自然之美、劳动之美与科技之美,积极思考如何将这些乡土元素转化为独特的美育资源,激发乡村文化创新活力。

期间,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汲取奋进力量,实践团专程前往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博物馆参观学习。师生们在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资料前驻足凝思,重温党员先辈们在此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峥嵘岁月,深刻体悟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坚定了队员们服务乡村、奉献青春的信念。基于扎实的调研和对特色产业的深入了解,实践团成员精心构思,设计开发了富有童趣且内涵丰富的系列美育课程。在果园村沐恩小院,一场以“追寻红色印记·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特色美育活动精彩上演。队员们通过生动讲解、趣味手工和艺术共创等形式,将红色文化、奋斗精神与当地风土人情巧妙融合,引导孩子们在艺术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激发爱国情怀和创造热情,现场气氛热烈,深受孩子们喜爱。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始终是实践团的核心任务。 在星海镇星海村,团队精心组织了“语艺星海1+n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讲活动。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前期调研实例,向村民们介绍了普通话在信息获取、技术学习、就业增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展示了团队在推普工作中的初步成果。宣讲贴近生活,互动性强,有效提升了村民们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意识和兴趣,现场反响积极。

实践进入尾声,师生们的热情依然高涨。 顶着炎炎烈日,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将艺术理想融入乡间大地,以墙为布精心创作主题墙绘。师生们巧妙地将“新农村、新风貌”等乡村振兴宣传语,与宁夏独特的塞上风情、星海镇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蓬勃发展的菌菇产业元素相融合,转化为一幅生动直观、富有教育意义与艺术美感的乡村画卷。这面崭新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成为传播文明理念、展示乡村活力的生动窗口,引来村民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八天的星海之行,是一次扎根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场艺术与乡土的双向滋养。西安美术学院“语艺星海”实践团以艺术为媒介,以普通话为桥梁,深入乡村一线,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他们不仅有效推广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提升乡村文明素养和发展软实力,更深入挖掘了当地独特的艺术资源与美学内涵,探索了“艺术+推普”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融合路径。此次实践,让普通话真正成为连接心灵、激活文化、促进交流的纽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艺术学子服务国家战略、投身乡村建设的责任担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