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赴华阴实践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
日期: 2025-08-1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探文脉”文化传承社会实践队深入陕西省华阴市,开展了为期多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为深入挖掘华阴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与传承路径,实践队以“寻迹西岳古脉,传承文明薪火”为主题,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长,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文创设计,为华阴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本次实践聚焦华阴市核心文化地标,足迹遍及玉泉院、华山登山口、西岳庙及少华山。队员们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街头访谈、商家交流、景区工作人员深度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地民众及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传承需求以及对文创产品的偏好,为后续文创设计提供了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坚实的文化基础。

01深入文化腹地,触摸历史脉搏

  在道教圣地玉泉院,队员们细致考察了其独特的园林式建筑布局与丰富的文物古迹(如冯玉祥题刻、米芾“第一山”石碑等),并聆听了“玉泉”得名的动人传说。通过与游客交流,发现书签、钥匙扣、明信片等融入西岳文化和古建纹样的实用型文创深受各年龄层喜爱。外地游客周先生盛赞书签是“传统文化的微型载体”,顾大爷则视刻有华山风景的钥匙扣为“会说话的纪念品”。年轻游客更提出文创是“传统文化的现代翻译”,期待盲盒、AR体验等更具互动性和传播力的创新形式。


51D8D

玉泉院合影


  攀登“奇险第一山”华山,实践队不仅领略了其作为“华夏之根”的雄浑气势与深厚道教文化底蕴,更在调研中发现华山文创已具备一定基础。游客普遍强调文创需紧密结合华山特色(如传说、诗词、地理风貌)并具有纪念意义。文创店销售人员反馈,青年群体是消费主力,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用性+设计新颖度+合理价格”是销售关键,社交媒体推广对线下销售促进作用显著。华山旅游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当地非遗通过文创形式推广的成效。


46A33

华山徒步登山口合影


  实践队重点调研了被誉为“陕西小故宫”的西岳庙,其恢弘建筑(灏灵殿等)、珍贵碑刻(后周“华岳庙碑”、乾隆御书等)令队员们叹服。游客张先生、王女士在赞叹其历史底蕴的同时,也指出其相对冷清,并强烈期待能结合祈福元素、碑刻艺术(如拓片)、古建脊兽(如赑屃)等开发更具吸引力的文创产品,让文化“活”起来、传出去。团队设计的拓片冰箱贴、脊兽钥匙扣等初稿获得西岳庙文创销售人员和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管理处专家还从文化准确性、互动体验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优化建议,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22524

与西岳庙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交流


25D09

西岳庙景区文创考察


4E142

西岳庙合影


  在华山姊妹峰少华山,实践队考察了其融合道教、佛教及众多历史传说(王伯当、史进等)的独特文化魅力。然而调研揭示出少华山文创开发严重不足的现状。游客服务中心坦言目前仅有文创雪糕和冰箱贴两种产品,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山中商户反映游客购买文创意愿强烈却选择匮乏,同时提到游客对雨具等应急实用品的需求。游客访谈进一步揭示了代际差异:年轻人偏爱装饰性强、有创意或联名动漫游戏的文创;中老年人则更看重实用性和传统水墨画风格的文化内涵表达。


36298

少华山合影


2229C

少华山景区游客采访


02文创为桥,连接古今焕新生

  通过深入调研,实践队深刻认识到:优质文创产品是激活传统文化、连接现代生活的关键桥梁。它不仅能将碑刻、古建、传说等抽象文化元素转化为书签、冰箱贴、驱蚊贴等可感知、可使用的日常载体,让游客带走“有形”的文化记忆;更能通过实用功能、创意设计(如盲盒)及社交媒体分享,吸引年轻人等广泛群体了解华阴文化。同时,文创需兼顾不同年龄层偏好(青年重创意传播,中老年重实用韵味)和实际场景需求(如少华山雨具),并结合商户反馈与市场数据,切实为当地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方向。


50958

西岳庙景区游客采访


B243F

华山景区门口采访


03青春足迹,践行传承使命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此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次以艺术专业力量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将满载着在华阴玉泉院、华山、西岳庙、少华山采集的珍贵一手资料、游客心声与专家建议返回校园。下一步,他们将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长,对调研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围绕华阴各文化地标的独特资源,设计开发一系列兼具文化深度、艺术美感、实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新模式。

  实践队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华阴文化传承与发展,致力于让收藏在宫观庙宇里的文物、陈列在华山少华之间的遗产、书写在古籍碑刻上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青春创意,为千年华阴文脉注入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将文明传承的薪火接续传递下去。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