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 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赴陕西省安康市社会实践服务
日期: 2025-08-0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服装系赴陕西省安康市

社会实践服务

“总结篇”



01总结


B9000


走进石泉革命纪念园,瞻仰巍峨纪念碑、肃穆烈士陵园,感悟信仰力量,叩问初心使命,坚定服务乡村、奉献青春的信念。  


1FF2C


探访鎏金铜蚕文化,深挖丝路历史与文创创新;走访非遗小镇,在传统技艺中汲取设计灵感,以现代视角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18BFA


参观石泉县博物馆,从远古文明、子午古道到蚕桑丝路、革命岁月,在历史长河中触摸石泉的千年文脉。


158E5


走进安康市博物馆,对话千年文明,感悟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责任;登临牛蹄岭,重温红色记忆,凝聚奋进力量。  

此行以红色教育铸魂,以文化传承赋能,服装系学子将带着历史的启迪与匠心的坚守,在创新设计中焕活传统,在青春征程上砥砺前行。


02心得体会与成果展示


赵卓妍



成果展示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在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地方历史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石泉革命园区和安康市牛蹄岭纪念碑等红色景区,我领悟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了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继续以奋斗铸就青春底色,用拼搏成就伟大梦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蒋昕宏



成果展示


此次"三下乡",我跟随我系实践团队一同走进石泉县与安康市的山水街巷间。

在烈士陵园的石碑前,我静默鞠躬,让雨水与敬意渗入脚下的土地上;在鎏金铜蚕的纹路中,我感受到谭福全的赤诚献宝精神与汉代工艺人的永恒匠心;在中坝作坊小镇里,我深刻了解并亲身学习拓印技法,体会非遗在手心中的温度;在牛蹄岭的遗址下,此刻雨过天晴,晨光洒在朱红色的英烈名册上,耀眼却又令人沉痛。回程后我渐渐意识到,我们服装系学子该补的,不仅是布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还有那些被时间冲刷的红色记忆。


周敏



成果展示


在此次石泉“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追寻红色足迹,感悟文化底蕴,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精神成长之旅。在革命纪念园,烈士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在博物馆和非遗小镇,鎏金铜蚕的丝路传奇和传统技艺的精妙,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肃然起敬。登上牛蹄岭,重温革命峥嵘岁月,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  

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从历史与传统中汲取了创作灵感,更让我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未来,我也将以匠心精神融合现代设计,让非遗焕发新生,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这段经历激励着我们以青春之我,肩负时代使命,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贡献青年力量。


王羽佳



成果展示


告别石泉,告别安康,带走的远不止山水的记忆。这片土地让我真切触摸到红色精神与非遗文化跳动的脉搏,更让我懂得青春的意义正在于扎根热土、回应热望。我们虽如星火,却愿以赤诚之心,持续为这个时代增添一份光亮与力量。


寻梦园



成果展示


此次三下乡,我们走进安康、石泉的红色场馆,历史变得触手可及。革命纪念馆里打满补丁、褪色的旧军装,其粗粝的布纹与磨损的针脚,无声诉说着坚韧,比课本更加震撼。最撼动我的,是墙上与我同龄的烈士面容,他们为信仰献出了一切。作为青年学子,我更加明白,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先烈们不朽的精神,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唯有心怀对历史与生命的敬畏,从先辈的奋斗中汲取力量,才能脚踏实地,肩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



姚梓璇



成果展示


在这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作为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实践团队一员,踏上石泉县与安康市之行,这段经历如色彩斑斓又厚重的画卷。在烈士陵园,我感受红色革命的炽热力量;从鎏金铜蚕中,领悟非遗匠人精神;在中坝作坊小镇体验石头画等技艺,深知传统技艺是文化传承。雨后的牛蹄岭战斗纪念碑庄严肃穆,让我铭记红色记忆。未来,我会将红色精神与匠人精神融入创作,传承创新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