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笔墨乡韵”:嵊州青创实践团校企携手赋活乡村
日期: 2025-08-05      信息来源:      点击数:

陕西省“艺创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室


01政策扶持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积极响应并受宁波市科导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前往浙江省嵊州市水竹村及甘霖镇,开展以“校企携手赋活乡村,艺术美育浸润乡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嵊州青创实践团将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与乡村发展需求相衔接、艺术创作与美育传承相融合,为水竹村及甘霖镇注入多元活力。





02乡村振兴·水竹村调研设计纪实


水竹村坐拥青山绿水的生态禀赋,更沉淀着层层叠叠的文化记忆。“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溪流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穿村而过,两岸竹林繁茂,清风拂过响起簌簌乐章,恰似陆游笔下“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的悠然画面。自汉高祖刘邦后裔迁居于此,以“义门”家风涵养村落气质,到近代镜清小学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秘密据点,再到国画大师刘文西从这片土地走出,用画笔描绘时代群像,成就“黄土画派”,水竹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历史的温度。

实践团队抵达水竹村后,首站调研在刘文西美术馆馆长和带队老师李喆的引领下有序开展。调研伊始,李喆老师从艺术赋能乡村的视角出发,提出以街道为载体打造特色打卡点、对村内大面积草坪和沿途河道进行改造的初步构想,为后续设计工作锚定方向。




随着调研深入,李喆老师带领团队探访水竹村古居,为团队挖掘在地文化内涵提供鲜活素材。最后,众人沿环山步道而行,沉浸式感受水竹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以鸟瞰视角下详细考察拟定村落升级改造点位,为后续规划积累详实的环境数据与文化素材。

紧接着,实践团队走进刘文西美术馆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刘文西先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画笔记录时代的变迁。看着这些画作,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百态,深刻感受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





调研行程结束后,实践团队即刻返回基地,发挥专业优势,争分夺秒开展资料整理与成果汇总工作。成员们迅速对当日收集的一手素材进行思路整理,分组对草坪及河道进行方案构思和设计。




03校企联合·甘霖镇调研设计纪实


团队成员于第三日前往邻镇甘霖镇与相关企业开展工作,双方以“高校出创意、企业促转化”的模式进行合作,共同对其“稻梦谷”项目进行再设计,以传播水稻知识为主旨,意通过“高校出创意、企业促转化”新模式发力,打造特色旅游地,构建以稻田谷、稻间列车、水稻博物馆、昆虫标本等活动内容为核心的“文+艺+旅+商”大产业体系,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力绘就“共富共美”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与“稻梦谷”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到内外围墙和馆内等墙面需进行改造和设计。这些墙面作为项目的重要视觉载体,需满足传播水稻知识、展现项目特色以及提升整体美感等需求。随后,团队成员进行了实地调研,仔细观察场地的布局、现有设施的状况以及周边的环境特征。





团队成员迅速进行分组开始设计工作,充分结合企业的文化理念,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将这些元素与墙面改造的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协同合作,以高效的节奏推进设计工作,力求为“稻梦谷”项目的再设计注入全新的活力。












04结语


此次嵊州“三下乡”之行还在推进,团队成员回到水竹村继续开展相关设计,并进一步深化细节,通过实际行动,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乡村的振兴。乡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在时代浪潮中,青年学子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


D675B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