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红韵新声”首站:环艺青年踏访陕西红色坐标中的时空对话
日期: 2025-08-03      信息来源:      点击数:

艺术+“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创陕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组建了“红韵新声:建筑环境艺术系赴延安红色遗产活化路径研究实践团队”。该团队积极参与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文物局、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举办的“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将延安精神与抗战精神有机融入到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调研革命文物与历史场景,有效引导学生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厚爱国情怀。


22B100


本次活动以抗战时期爱国进步青年北上延安为历史背景,以当时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至延安的线路为参考,途经泾阳、黄陵、洛川、甘泉、富县等地,参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薛家寨革命旧址、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场馆,调研八千里豆腐干厂等反映乡村振兴成果的企业,使青年学子实地感受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加深了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淬炼了红色遗址类建筑与环境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内涵。


首日:烽火桥梁·兵谏风云·青训密码·崖洞星火

烽火青春·信念如炬

走进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


7月10日上午9点,建筑环境艺术系李媛教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奕老师带领同学们作为首批实践团队,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加了官方举办的出征仪式,开启了意义非凡的理想与信念之旅。参加该出征仪式的有活动主办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物局、市文物局领导和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轮值主席单位代表及首批实践团队等,60多人一同观看了“我们的青春”情景剧,参观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和“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专题展览。










师生们深深地被出征仪式的情景剧和专题思政课所感动,在参观的过程中,泛黄的文献、斑驳的墙砖仿佛将大家带回战火纷飞、激情昂扬的年代。在“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专题展中,同学们驻足凝视历史照片与革命文物,聆听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肃穆的氛围里,敬佩与震撼在心底悄然生根。大家认真记录、热烈讨论,触摸着历史的温度,更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风云现场·转折回响

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




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西安事变纪念馆——这座见证风云的旧址,师生们立刻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在讲解员的生动引导下,大家沉浸式参观了馆内三大核心展览:《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赤诚爱国无悔情——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历史的见证——西安事变旧址群联展》。在第一个陈列展览中师生们细致观摩珍贵的文物史料,触摸着饱经沧桑的浮雕,聆听着那段风云激荡岁月的影像讲述,心中感慨万千。展览全方位、立体化地再现了西安事变从酝酿、爆发到和平解决跌宕起伏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其作为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点的重大历史意义。


7163B


参观第二个展览时,大家专注地聆听着张学良将军升腾跌宕的一生,透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和详尽的文字叙述,师生们深切体悟到这位传奇将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展现的无畏担当。


B84B4


第三个展览让大家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到西安事变的全貌及七处重要的发生旧址,分别是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新城黄楼、西京招待所、西安事变指挥部、高桂滋公馆、华清池五间厅,这些旧址不仅是西安事变的重要见证地,更是历史风云变幻的缩影。通过影像长廊、旧址群浮雕、手绘位置示意图等多种全新的展示方式,使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建筑的原始风貌、布局特点,让观众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经过及其深远影响,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整个参观过程,师生们全神贯注,不时低声交流感想,深受触动。纪念馆巧妙运用浮雕艺术、场景复原、历史模型、多媒体影像、智能交互体验装置等多元化的展示手段,打破了时空界限,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实现了与历史的“隔空对话”。


青训寻根·薪火永传

走进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




怀揣对历史的敬意与信仰的求索,团队于下午走进了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写满历史记忆的关中院落诉说着“青运丰碑、抗日熔炉”的峥嵘岁月,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是延安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和中央团校的前身。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锻造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作风顽强、团结守纪的优秀青年干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保证,被誉为“青年的故乡”“抗日干部的摇篮”。




每件展品都诉说着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壮举。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有序参观各个展厅,认真聆听讲解,体悟了优秀青年们的坚定信念和优良作风。陈列馆内泛黄的笔记、奔赴前线的家书,尤其是照片中青年清澈坚毅的眼神,让师生们触摸了历史的余温,与八十多年前的同龄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刻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与“学好本领上前线”的豪情。





丹崖砺志·烽火永存

走进薛家寨革命旧址




带着在安吴青训班所学到的革命精神的洗礼,师生们随后转战薛家寨革命旧址。攀越千级陡阶,丹霞绝壁之上隐藏的红军岩洞赫然在目。这里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和红军游击队的天然堡垒。一号红军营房遗址的简陋铺位、二号岩洞里复原的土法锻造工具、三号岩洞的艰苦条件、四号岩洞的险要位置,无不令人惊叹于革命先辈在极端险恶环境中展现的坚定意志、生存智慧与创造伟力,立于寨顶,俯瞰群山,当年红军据险坚守、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仿佛重现眼前。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间,此次活动将延安精神与抗战精神有机相融,团队师生重走抗战时期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理想与信仰之路”,在革命文物中触摸历史温度,在实地研学中深化理论认知,在时代建设中展现青春担当。本次实践活动将充分发挥建筑环境艺术系学生的专业优势,为促进沿途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最终将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