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 展播 | 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赴宝鸡市岐山县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调查研究社会实践7月8日纪实
日期: 2025-07-3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25年暑期“三下乡” | 我系赴宝鸡市岐山县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调查研究社会实践7月8日纪实:周原寻根铸模夜,千年技艺手中传

团队名称: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院系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队

实践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景观艺术雕塑厂

带队教师:徐倩 梁丞

团队成员:翟树仁 李佳乐 姚心如 王悦溪 史若童 高琪瑜


15979D


7月8日上午,团队前往临近于岐山县的扶风县。首站来到了宝鸡周原博物院,这是一座依托周原遗址建立的重要专题博物馆,是研究西周文化、礼乐制度和青铜文明的重要窗口。博物院内珍藏大量西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玉器与陶器,形制规整、纹饰繁复、铭文深刻,其所承载的宗法礼制与美学体系,令人震撼。同学们认真观摩,尤其对青铜器上的铸造纹理与部件结构产生浓厚兴趣,为后续的材料实验和铸造环节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






随后一行人前往法门寺博物馆,这是一处集佛教文化遗存与当代建筑美学于一体的文化地标。馆内陈列着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量唐代皇室供奉文物,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金棺银椁”佛指舍利供奉体系。透过玻璃柜凝视那件件工艺精湛、金光熠熠的供器,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古代匠人对宗教、信仰与造物精神的虔诚态度,也从中汲取了关于材料运用、工艺手法与精神寄托的诸多启发。







下午五时,团队一行返回岐山县太平寺塔附近于安君先生的传统金工传习所继续开展实践教学。此处古塔斜影之下,技艺薪传氛围浓厚。当天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树脂模型的石膏翻模实验,这是后续金属铸造环节的关键准备工作。




在于总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循序渐进完成了阴阳模的制作。整个翻模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以肥皂水调和墨水,用毛刷细致涂刷树脂模型表面,墨水的加入可清晰标记是否已覆盖完全;接着使用湿泥条围出一圈高约3-5厘米的封边围墙,为石膏浇筑打好基础。


14AD39


第二步,将石膏粉与清水按约1:1的比例迅速调和,倒入围墙内。此过程需在石膏初凝前快速完成,确保模具质地均匀结实。


第三步,待石膏完全固化后拆除围墙,翻转模型,将树脂嵌入面朝上。在模具四角各刻出定位用的圆形凹槽,再次刷一层肥皂水并围泥条建构更高一圈围墙,为翻模上半部做准备。


137C9D


第四步,依旧是兑石膏粉,倒入泥巴围墙内,铺满刮平,等待石膏固化直至上半模具成形。这时候如果泥巴不够用的话,可以用宽透明胶带来替代。





四个步骤完成时已是晚上十点,工作并未结束。模具需继续静置以确保充分硬化,之后小心地将树脂模型从石膏中取出——这一步骤对复杂模型尤需耐心,有的同学需借助小刀一点点刮松石膏缝隙,再缓缓将模型取出。










最终,待所有模型成功脱模并开挖水口,已是深夜近十二点。尽管一天劳作辛苦繁重,同学们却无一怨言,个个兴奋不已。手中那结实清晰的石膏模具,不仅是对技艺的初次掌握,更是对匠心精神的深刻体验。大家都满怀期待,迎接第二天的金属铸造实践环节。

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社会实践团

2025年7月8日 于岐山县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