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 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焕声”志愿服务队活动纪实(十六)
日期: 2025-07-3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锤炼品格,西安美术学院于2025年暑期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主题,学院共立项5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500余名怀揣艺术理想的学生志愿者整装出发。他们的足迹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山西、福建、广东、内蒙古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深入开展了涵盖墙绘创作、美育支教、非遗传承保护等系列特色实践活动。

西美学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乡村蝶变新貌,以生动的美育课堂播撒美的种子,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践行青春誓言,彰显艺术青年的责任担当。行走秦巴山水,服务乡村热土,这段宝贵的经历带给“西美传普·秦巴焕声”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深刻的感悟与成长。


562BA


这次实践像一场双向成长的旅行。起初,我以为自己是“传授者”,带着推普的任务而来;但到最后才发现,我才是收获更多的人。推广普通话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一场心与心的连接。孩子们的进步让我看到语言的魔力——从羞于开口到主动分享,普通话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表达的窗。团队所设计的含有推普元素的农产品包装,让我明白推普能真正助力乡村发展。而红色文化与普通话的结合,则让我懂得: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精神传承的载体。

——秦云鹤 22级 艺术人文学院


作为“西美传普,秦巴唤声”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普通话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美育也不止于技法,更是唤醒自信的钥匙。未来,我们计划将课程整理成“美育传普手册”,通过线上平台分享给当地学校,让秦巴山间的童声,能一直清亮地回响下去。

——冯欣玥 23级 艺术人文学院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有所收获,我更加坚定了未来要继续参与社会实践、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向光泰 22级 雕塑系


这次暑期“三下乡”,我们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我们用青春和汗水,在乡村写下动人故事、留下深刻印记。未来,我们会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总结经验、砥砺前行,继续在乡村振兴路上发光发热,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孙慧宸 23级 建筑环境艺术系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次身体力行的服务之旅,一场艺术与科学的启蒙之旅,更是一堂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深刻思政课。未来,我将继续锤炼本领,将此次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的动力。用手中的画笔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之美服务人民需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李可欣 23级 设计艺术学院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让我走出校园,走进乡村,深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期望;它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成长;它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坚定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董潇阳 23级 中国画学院


“西美传普,秦巴焕声”——这不仅是团队的名字,更是我们行动的号角与使命的宣言。在镇安的句点,是奔赴镇巴的起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以声为笔,以情为墨,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坚定的信念,步履不停,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持续绽放绚丽之花!这份在秦巴山间书写的实践篇章,将永远是我人生中最温暖、最有力、最无悔的注脚。

——吕苗 23级研究生 影视动画系


作为团队一员,我深刻体会到艺术与语言教育对乡村儿童的重要性。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和作品的创意,印证了“美育浸润心灵”的力量。作为艺术学子,我们愿继续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乡野角落。

——罗丝丹 23级 艺术人文学院


本次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唤声”志愿服务队在商洛镇安、汉中镇巴的美育推普实践,通过“美育+传统”“美育+实践”“美育+宣讲”三维模式,突破了传统界限,构建了“艺术创作—语言学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既让学生在创作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居民通过艺术感知普通话的文化兼容性,而家校互联中,则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生活,激活了地方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尽管实践中存在资源、观念等问题,但“美育+”的创新模式已得到当地学校、社区得到了实践成果与认可。

——刘佳琛 23级 艺术人文学院


本次实践让我明白,推普不是简单的 “教说话”,而是为乡村打开一扇连接世界的窗——通过语言传播文化、普及知识、凝聚共识。作为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成为普通话的推广者,更要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生态理念的践行者。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一句标准的普通话都是一盏灯,每一次对生态的守护都是一份力。我们愿做这点点星火,让规范的语言、红色的精神、绿色的理念,在乡村大地上燎原成炬。

——高笠超 23级 书法系


未来的路还长,但这段“三下乡”的经历会提醒我们:青春的价值,从来不在温室里的空想,而在踏遍山河后的懂得——懂得微小的行动如何汇聚成力量,懂得语言的温度如何点亮更多人的眼睛。而我们,也会带着这份懂得,继续做架桥的人,让更多声音被听见,让更多梦想被看见。未来,我们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姜艺 23级 建筑环境艺术系


此次“三下乡”推普活动为高校学子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乡村的宝贵机会。让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是沟通的工具,精神是前行的动力。作为青年,我们既要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的“硬实力”提升(如语言沟通效率),也要关注“软实力”建设(如精神文化传承)。当地村干部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高校学子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既为乡村儿童传授了知识,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既是对教学团队工作的最大肯定,也展现了乡村新一代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未来,我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让知识与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朱馨宇 24级 书法系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西安美术学院学子将艺术理想融入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从墙绘上挥洒的斑斓色彩,到美育课堂中激荡的思维火花,再到非遗工坊里传承的匠心文脉,西美学子们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艺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坚实步履。在实践中,他们不仅锤炼了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对国情乡情的认知,坚定了用艺术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信念。展望未来,西安美术学院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以艺术之光持续点亮更多乡村角落,让美育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绽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源源不断的西美力量!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