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传普,秦巴焕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焕声”推普志愿服务队在三下乡期间,特别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由魏兴老师和刘瑶老师担任主讲,为实践团学生带来了极具教育意义的思政课程。
01
精心筹备:为精彩授课筑牢根基
在团队出发前,指导老师们高度重视备课工作,多次组织专题学习,要求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02
授课现场:忆历史征程汲取力量
团队出发当天正值七七事变88周年,刘瑶老师为学生们讲授专题团课。她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带领学生们回顾了七七事变那段悲壮而又伟大的历史。刘瑶老师指出,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起点,先辈们在战火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铭记历史,从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努力学习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身为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更要发挥专业特长,用艺术作品铭记历史、传递爱国情怀。

     刘瑶老师在7.7抗战爆发88周年之际讲授专题团课
团队在汉中实践期间,魏兴老师以龙岗寺遗址和镇巴的红色历史为切入点展开授课。他介绍,龙岗寺遗址作为汉水流域重要遗址,见证了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通过对龙岗寺遗址各个时期文物和历史遗迹的讲解,魏兴老师引导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激励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魏兴老师给实践团成员上思政课现场
在讲述镇巴的红色历史时,魏兴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镇巴博物馆和烈士陵园,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魏兴老师强调,这些红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学生们能从中学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勇于担当。

 

          魏兴老师给实践团成员上思政课现场
03
课后研讨:向实践落地深化理解
课后,两位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红色历史与当下的生活相结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

              课程后同学们进行总结、反思
实践团成员讨论热烈,各小组代表发言时提出了不少新颖的想法。刘瑶老师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对大家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她指出同学们对历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但在如何将历史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思考。魏兴老师肯定了学生们的思考成果,同时也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教学环节,还可以继续优化,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红色精神。
04
活动总结:朝未来征程砥砺前行
此次思政实践活动通过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让学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刻理解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它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未来,西安美术学院将继续推动此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