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 工艺美术系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宝鸡市岐山县开展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调查研究
日期: 2025-07-2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20257月,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组织“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徐倩、梁丞两位教师带队,翟树仁、李佳乐、姚心如、王悦溪、史若童、高琪瑜六位同学参加。


 579FF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此次实践以“美育铸魂·技艺传承·时代精神AI艺术工作坊”为主题,围绕青铜器复仿制非遗工艺展开实地调研、技艺实践和数字创作,聚焦“非遗+科技+文创”的融合路径。在岐山县景观艺术雕塑厂和县传习所,团队在非遗传承人于安君先生指导下系统学习了青铜器复仿制的核心工序,包括树脂翻模、石膏成型、金属浇铸等环节,完整体验了从设计构想到实物铸造的全过程。

5FE73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周公庙】

5F61B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周原博物院】

在理论支撑层面,团队参访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及周公庙等地,深入理解青铜艺术的礼制传统与装饰美学,为创作注入历史深度与文化厚度;在精神引领层面,团队赴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考察,围绕“青铜语汇+红色精神”主题开展纪念作品设计,深化青年学生对革命文化与工匠精神的体悟。

64F37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实践以AI赋能为特色创新路径,同学们通过使用即梦AITripo 3D、奥德赛等工具辅助建模设计,形成了具备数字逻辑与文化辨识度的创意成果。最终,实践团队成功完成6AI赋能的青铜器文创作品,初步展现了“传统技艺+数字创作+文化转化”的融合潜力。

8AF84

【实践团队成员使用AI工具辅助设计青铜器文创并尝试将其进行翻模铸造】

6D84B

【实践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于安君先生合影留念】

本次社会实践是我系将“课堂延伸至田野”“设计深入到社会”的重要探索,也是青年学生将美术专业与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相结合的实践尝试。我们将以此次成果为基础,推动学生后续深化创作,力争推出更多承载历史温度、时代审美与文化表达力的原创文创产品。

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20257

实践团队使用AI工具赋能

青铜器文创设计作品展示

53514

【作品名称:《和尊》《鼎》《喵》 作者:翟树仁】

409B8

【作品名称:《军魂钟鸣——反法西斯礼器》 作者:姚心如】

419C0

【作品名称:《羚峯》 作者:李佳乐】

45B32

【作品名称:《尊韵》 作者:史若童】

47436

【作品名称:《秦公镈》 作者:王悦溪】

44E4B

【作品名称:《饕餮》 作者:高琪瑜】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