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7月17日,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焕声”志愿服务队带着乡村实践的丰硕成果与深切感悟,抵达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开启了一场旨在升华实践认知、汲取精神滋养的学习和推普之旅。队员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文化的热忱,踏上了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与文明瑰宝的土地。   


团队首站来到庄严肃穆的龙岗寺遗址,参观了中共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纪念馆。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南革命星火的重要燃点。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共产党人在此秘密集会、运筹帷幄,为陕南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的场景。馆内陈列的文件、旧物,无声诉说着信仰的力量与斗争的艰辛。 此行与前日在镇巴博物馆的学习形成了深刻的历史回响与思想闭环——从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途经镇巴的艰难足迹,到龙岗寺特委会议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智慧光芒。秦巴山区在中国革命洪流中谱写的壮丽篇章,在队员们心中更加立体鲜活。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为民情怀,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年轻学子的心灵。  


    带着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的力量,团队随后步入汉中市博物馆,进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点观摩了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此驻足,细细品读这些镌刻于石门隧道内外的书法瑰宝。今天,我们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站在同样的文化殿堂,近距离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艺术震撼。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素养,沉浸于书法艺术的海洋:汉隶的雄浑古朴,《石门颂》的飘逸洒脱,“衮雪”的苍劲奔放,北魏石刻的方正峻拔……每一方石刻都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丰碑,凝聚着中华审美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生动见证。品读这些规范汉字的巅峰之作,不仅是对艺术之美的享受,更是对中华语言文化根基的一次深刻领悟,为传播语言文字之美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为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提供了最生动的历史教材和文化底气。  

结语
从秦巴山区服务乡村的田间课堂,到汉中双馆的历史文化殿堂,团队的足迹,串联起服务当下的实践与追溯源流的学习。此次汉中之行,是对前期深入基层实践的深度升华与精神充电。  
  至此,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焕声”志愿服务队多日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队员们带着服务乡村的宝贵经验、红色基因的深刻洗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即将踏上归程。这段将美育推普播撒乡野、将青春足迹印刻历史的旅程虽暂告段落,但文化传播的使命、服务社会的热忱,已深深融入每位队员的心中。 这段难忘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未来继续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助力乡村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