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路上
院系:特殊教育艺术学院 2021级
主题:人文手工艺——传承传统,实践育才
地点:甘肃敦煌
本次调研活动由特教学院院长李黎带队,携特教学院2021级师生前往甘肃敦煌,开展“人文手工艺——传承传统,实践育才”工艺调研实践课程。依托敦煌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前往多地实地考察,深入学习研究。先后带领我院师生去参观了敦煌博物馆,莫高窟,榆林窟。
院系:特殊教育艺术学院 2022级
地点:陕西宝鸡or陕西西安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蕉和独特的地理位量,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典籍、文化遗存丰富,孕育了泥塑,皮影,面花,刺绣等众多瑰丽独特的民俗文化。
我们在考察学习
本次调研活动由特教学院院长李黎带队,携特教学院2021级师生前往甘肃敦煌,开展“人文手工艺——传承传统,实践育才”工艺调研实践课程。依托敦煌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前往多地实地考察,深入学习研究。先后带领我院师生去参观了敦煌博物馆,莫高窟,榆林窟。
第一站 敦煌博物馆考察
敦煌博物馆,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鸣山北路1390号,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是综合性博物馆。1979年,敦煌市博物馆成立。2008年,敦煌市博物馆被列为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2011年,敦煌市博物馆建成。据2022年2月敦煌市博物馆官网显示,敦煌市博物馆藏文物13355件。
第二站 敦煌莫高窟考察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文化历史宝库的瑰宝。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中较为重要的遗产之一,莫高窟的规模看似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想品味到它一点一滴的内涵,不仅要花费许多的时间,更要倾注些许精力。莫高窟中展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多彩和博大精深,给人带来了震撼和冲击。进入每一个洞窟细细品味每尊佛象和雕塑的韵味,仿佛展现在面前的不是那冰冷的山石,而是活生生的历史。
第三站 榆林窟考察
此处坐落于峡谷之中又名万佛峡、榆林寺、上洞子,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千米处,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之内。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榆林窟洞窟存在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相似度高,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
第四站 胡杨林写生
胡杨是被子植物门、木兰纲、金虎尾目、杨柳科、杨属的一种植物,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有着“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说法,其耐旱耐涝,生命力顽强。没有任何生命能和胡杨相比,没有一种植物那么持久地坚守在一片贫瘠和少水的沙滩。但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百折不挠的一个灵魂。坚韧而顽强,寂寞而孤独,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地生长,在如刀的沙漠风中勇敢地抗争,顽强地生存,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地拼搏,在严寒的隆冬坚强地屹立。胡杨树的美丽让人惊奇!胡杨树的顽强让人叹服!生命力极强的胡杨却铁骨铮铮傲岸屹立,并奉献出一片绿色,在昏黄的大漠中给人憧憬,给人希望。
邰立平木版年画工作室
木板年画是关中凤翔的民间工艺特色,被国外收藏家誉为“东方的智慧结晶”。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喜欢将年画贴在墙上,上到灶王爷,下到土地公,无处不在。我们参观了传人邰立平大师的工作室,从中感受到了民间传统之魅力,还体验了印刷木雕的欢乐。
李继友马勺脸谱工艺工作室
宝鸡民俗博物馆
水陆庵
水陆庵,承载了上千年的古老和智慧。它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和“天下第一立体彩色连环壁塑”。“壁塑”也称“隐塑”是中国绘画、雕壁合一的艺术形式,形似“立体的绘画”。静默的庭院,宛如一座净土,具有神奇的文化魅力,儒法道合聚一堂,及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
西安博物院
在西安博物院内,小雁塔矗立在古老的土地上,只待“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在展览区内,带给大家的既有佛教的禅心,又有长安辉煌的骄傲。纵情于展馆之间,古建围合,唯品美韵。
秦砖汉瓦博物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千阳南寨镇布艺合作社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此处一游,颇有古都之韵味。观远古之历史,犹如重温古书,留住千百年间的记忆。惊叹于秦皇之气势磅礴,叹息于其霸业所带来的苍凉暴政。丝绸之路的成果,便在此展现出来,不愧为陕西文化殿堂。此一次游览,古风与暇逸共融,心无旁骛,细细品味着古代的艺术之美和历史之重。
我们在领悟
学生感想
22级1班何玉莹:
李继友马勺脸谱工艺工作室
勾勒在漆线上的线条,展现出了古人的勇敢和豪迈;细腻的色彩点缀着角色的经历,使其充满了活力。每一种颜色、每一笔勾勒都传递着那美好的意境,与世俗无关。在这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纯粹,才能自如地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通过这次经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
22级3班孙安清:
宝鸡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中,见识了那三寸琉璃金莲的陋习,让我心生感慨。三寸金莲,无疑象征了妇女在封建社会的局限与束缚,而西府人生的曲折与忍让更是让人深思。走近民俗博物馆,一道道清新细致的风景画展示了西府的生活景象,而我也恍若沉浸于其中,感受到了千年岁月的沧桑。
西安历史博物馆
观远古之历史,犹如重温古书,留住千百年间的记忆。唯有秦代历史深深地吸引着我,因为我多次在课堂上闻其来历,今日亲眼目睹,更是感慨万分。惊叹于秦皇之气势磅礴,叹息于其霸业所带来的苍凉暴政。更触动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字和货币统一之智慧。历史评价褒贬互存。古人云:“振兴大厦非一日之功,历史悠悠,功过欢愉,皆是岁月磨砺的痕迹。”
22级3班李杰韬:
凤翔博物馆
很多动物、植物等等,在古代成了一种崇拜,有一些部落甚至以它们原型创造了图腾,作为民族独特的标志。在陈列展内可以看到原始社会的元素,比如瓷壶的壶口有鸟的外形,还有的有荷花的外形但中间是镂空的等等,这时提取元素,并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创新是大学的重点,也是关键点,我们创作时不能固步自封,困于过去,思想停滞不前,反而迷失于当下,成就不了自己,更不必突破自我了。此时,回首往事,传承与创新结合,接好前辈递下的一棒,赓续民族辉煌时代。
我们的小成果
22级1班潘雨豪
22级3班孙安清
22级1班何玉莹
22级3班张家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