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映留星岁月,笔绘稚梦芳华
2024年7月12日,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社会实践服务队出发前往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宝鸡民俗博物馆,宝鸡秦腔博物馆进行文化考察学习。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第一站团队成员来到了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不仅见证了民族实业在抗战救国中的重要角色,还承载了宝鸡现代工业发展的记忆和精神。它拥有现存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窑洞工厂、申新纱厂办公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等四处历史遗迹,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宝鸡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抗战时期的艰辛与英勇,也激励着当代人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不屈的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可以深入了解抗战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感受民族工业的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它们是历史的丰碑,也是后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载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抗战工业先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进取意识,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巧夺天工,天工欣有代
第二站团队成员来到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开始的民俗文化展厅展示了宝鸡从古至今的民俗风貌,涵盖了传统服饰、婚俗礼仪、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展区通过实物和模型生动还原了当地婚礼的各个环节。


接着,队员们参观了传统手工艺展厅。这里展示了宝鸡地区的刺绣、剪纸、泥塑等传统工艺品。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艺术追求。
宝鸡民俗博物馆是研究宝鸡民俗文化的平台,更是乡土民俗教育的重要课堂。这次参观让队员们收获甚多,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也增强了对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尺台呈往来世相,苦笑任由之

第三站团队成员来到了宝鸡秦腔博物馆。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详细介绍了秦腔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经典剧目等。宝鸡秦腔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秦腔艺术的重要场所,也是推广普及秦腔艺术和展示宝鸡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在秦腔历史展厅,队员们了解了秦腔从战国时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乡音”到明清时期的繁荣,再到现代的创新与传承,每一个阶段都展示了秦腔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其中关于秦腔面具和服饰的展示,让我们对秦腔舞台艺术的视觉元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队员们参观了戏曲人物展厅,了解到许多秦腔名家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展厅内陈列的戏曲服饰和道具,这些实物展现了秦腔表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宝鸡秦腔博物馆不仅是对秦腔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和保护,更是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和丰富的互动体验,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并喜爱上这种传统戏曲文化。参观宝鸡秦腔博物馆,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队员感悟:
三下乡参访宝鸡秦腔博物馆,我深受启发。秦腔的醇厚与激昂,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让我领悟到,每一种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值得我们珍惜与传承。此行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也坚定了我为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2023级曾佳依同学
这个暑期三下乡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宝鸡的文化底蕴。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台旧机器都诉说着先辈的坚韧与智慧。宝鸡民俗博物馆则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地方百科全书,每一件展品都有它的前世今生。秦腔博物馆更是让我对这门古老艺术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演员们脸上的表情至今仍历历在目。这次的下乡之旅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对宝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情。
——2023级曹合欢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