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广践行“郝家桥经验”,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24年暑期,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处“三下乡”赴陕西榆林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由共青团榆林市委员会承办的实践活动。来自史论系、油画系、雕塑系、跨媒体艺术系的11位学生共赴榆林,开始了自7月25日至8月7日为期14天的实践,对吴堡和绥德县进行非遗调研及乡居美化活动。活动主旨为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担当青年使命以及聚焦乡村振兴,勇当青年先锋。活动分为重走转战陕北路和自行实践两阶段进行,以了解榆林红色资源、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推进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并根据榆林产业特点、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图为202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抵达榆林
01 启动仪式
7月25日,“三下乡”赴陕西榆林社会实践队历经5小时的车程抵达榆林,并于7月26日参加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返家乡”学子看变化助发展活动在榆林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冯光宏,榆林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马亚军,榆林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冯路,榆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贺飞,榆林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杨波,各县市区团委书记以及各高校师生志愿者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会议由共青团榆林市委书记朱国锋主持。

图为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共青团榆林市委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榆林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共16所高校的26支社会实践队伍立项成功,参与师生共计400余人。通过启动仪式,同学们对榆林的概况与政策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并更加明确了此次实践的意义与目标。

图为授旗仪式

图为三下乡团队于榆林学院合影

图为2024年全国大学生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合影
02 重走转战陕北路
启动仪式结束后,团榆林市委组织了实践师生共同重走转战陕北路,以了解榆林红色历史和榆林发展变化。实践团首先前往了榆林市靖边县小河镇小河村,参观小河会议旧址和小河会议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解说同学们了解到1947年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时在此地生活和战斗了四十八个昼夜。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确定了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抉择。通过生动的历史照片和宝贵的革命文物,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此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战略意义。

图为小河会议纪念馆

图为队员参观小河会议历史陈列

图为小河毛主席故居
随后实践团体验了徒步行军活动,沿着蜿蜒曲折的2.5公里的行军线登山而行。过程中没有修葺完善的道路,而是充满了野生植物的黄土小路。每一步都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伟大,汗水与足迹的交织既是对身体的锻炼,也是对心灵的磨砺,队员们切身的意识到了革命先辈们行军过程中的的不易。

图为徒步行军

图为实践团登顶
7月27日,实践团转战绥德县郝家桥村,进行了劳动体验和劳模竞赛。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进行了拔河比赛,其他各院校的志愿者们进行了运军粮比赛。每一项活动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图为队员参与拔河比赛
告别郝家桥,实践团队抵达绥德革命纪念馆。展馆展览以时间为轴线,分为了7个展厅,系统的展示了绥德地区的革命历史。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实物展品和讲解员的详细解说,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得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展现。团队成员深感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更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为绥德革命纪念馆中的党旗

图为实践团于绥德纪念馆合影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最后在米脂杨家沟,马轮轮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讲授党课——《闪烁时代光芒的杨家沟》。幽默风趣的课程引人入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启示性,讲述了十二月会议的历史以及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120天的历程,展现了杨家沟生生不息、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图为马轮轮老师讲授党课

图为杨家沟毛泽东主席像
在此次转战陕北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在参观中学习了革命历史,在体验中感悟了红色精神,更在实践中磨练了意志,在合作中提升了自我。同学们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将青春力量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