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青春行动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每年这个时候,我国从南到北渐次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2023年4月4日
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江河湖泊到草原荒漠,从湿地森林到青山沃野,一路思考,一路叮嘱,习近平总书记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的种子种进青年学生心里,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大力弘扬治沙精神,我们策划组织了本次暑期“三下乡”赴民勤县兴隆村“追青而行·沙海植绿”社会实践活动。
追青纪实
七月十四日,“七月植绿”艺术视域绿色科考研究进行中~
实践团继续每日的梭梭苗养护工作。



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了这片我们正在努力绿化的土地上。充实而又有意义的一天,就这样悄然开始了。
一大早,我们就在仲麟哥的带领下,继续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梭梭树养护工作中。挖坑、填土,一系列动作做得认真而仔细。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衫,但看着一棵棵挺拔的梭梭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大合影
早上的梭梭树养护工作结束后,仲麟哥将志愿者们召集在一起,就每天工作安排和养护梭梭树工作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会议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一起去捡拾营地里的垃圾。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不一会儿功夫,营地里就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月十五日,“画美兴隆”乡村墙绘项目提上日程~
早晨,实践团继续每日的梭梭苗养护工作。
沙漠的清晨来的格外早,阳光透过粉色的窗帘照在我们脸庞,一首快乐起床歌点燃了我们对今日工作的无限热情。团队成员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注定要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晨,我们像往常一样,前往梭梭树种植区进行日常的养护工作。经过之前的辛勤养护,如今这片梭梭林已经初具规模,每一棵树苗都生机勃勃。我们细心地检查每一株梭梭的生长情况,为它们浇水、填土,确保它们能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下午,“画美兴隆“板块开启咯~



完成了梭梭树的养护工作后,我们转战到附近的村庄,开展了“画美兴隆”村舍墙绘项目。实践团成员们考察了几处适合绘画的墙面,讨论了墙面的尺寸、位置以及绘画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墙绘作品,为村庄增添一抹色彩,同时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乡村精神。

在墙绘设计与沙漠营地门牌设计工作中,每位成员都充分展示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同学们设计的图案结合民勤实地元素,以沙生植物和民勤蜜瓜为创作主题,力图展现出地方特色。



门牌设计草稿
我们不仅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希望的树苗,更在我们的心中播撒了“追青”的种子。在往后的时光里,我们会持续努力,共同缔造一个沙漠变绿洲的神话。


午后,我们来到了当地的沙葱产业园。解说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沙葱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野生采集,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和深加工,沙葱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听完解说员的讲述,我们不禁为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和发展感到惊叹。
小百科
沙葱在民勤有着悠久的食用传统,“菜中灵芝、状若青韭、香辣适宜、尾韵清甜”,是民勤沙葱带给大家的主要印象。
沙葱形似韭菜,口感清脆多汁,又有几分葱的辛辣,一般夏秋两季才能见到。烹饪方式多样,可凉拌、清炒、拌馅,美味爽口,如沙葱饺子、沙葱包子、沙葱烙饼、沙葱炒鸡蛋、凉拌沙葱等。“沙葱”是民勤的特色美食,家家会制作、年年必制作、待客必上桌,是在外打拼民勤人的“乡情寄托”,也被越来越多“外乡人”接受和喜爱。


通过今天的考察和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墙绘项目美化了村庄的环境,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沙葱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回望这一天,我们收获满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绿色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