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 |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潮汕动物舞蹈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西门蜈蚣舞非遗传承基地开展调查研究
日期: 2024-08-2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潮汕动物舞蹈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西门蜈蚣舞非遗传承基地开展调查研究——22米长我们的调研对象竟是一条婀娜多姿的“大蜈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潮汕动物舞蹈调查研究队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西门蜈蚣舞非遗传承基地开展暑期调查研究活动。                           



  实践背景:潮汕动物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独特表现形式的民俗舞蹈艺术,它以模仿动物的姿态、结合武术动作与民俗音韵特点为特色,展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其中,热烈矫健的西门蜈蚣舞在潮汕地区脍炙人口,这种以蜈蚣为表演素材的舞蹈在全国独一无二,且融合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艺术价值颇高。

  实践内容: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潮汕动物舞蹈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西门蜈蚣舞非遗传承基地开展调查研究。

  实践队长:金铭柱

  调研成员:葛明、赵天然、师鑫阳、鲁毓


12117


一、走进非遗,探寻婀娜多姿大蜈蚣的秘密!

  79日,线下调研组的团队成员提前到达“蜈蚣洞”——西门永和园蜈蚣舞非遗传承基地,在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们对接后,如愿见到基地里这条正悠哉歇息的“大蜈蚣”。


1B68C


  蜈蚣道具全长 22 米,身躯用硬、软二十八节布框衔接而成,屈伸自如,尾部呈剪刀形,整条蜈蚣的造型色彩斑斓,雄壮威武。


9BF7


  蜈蚣道具头部形状酷似狮头,嘴两侧有一对弯弯的利牙,夜间两眼能透出绿光。




  腿部末端也挂有铃铛,在演出时舞珠者与舞蜈蚣者相互牵引,期间彩珠与蜈蚣之间发出的铃声形成一种关联。

  非遗传承人陈旸旸讲解蜈蚣舞寓意:“在澄海西门社区,蜈蚣舞被视为吉祥、正义、团结的象征,旨在驱除邪恶、迎接福气,保障社区的安全与和谐,蜈蚣舞不仅在当地民俗节日和大型庆典活动中表演,还曾应邀到广州、香港等地参加演出,甚至远赴新加坡进行国际性文艺演出,但由于历史久远,多数记载蜈蚣舞的图片早已丢失这也使得(蜈蚣舞)当年在申请国家级非遗时并不顺利,但最终还是申请下来了,看到自己热爱的蜈蚣舞直到现在仍能活跃在大家眼中,是很感到欣慰的。”





蜈蚣舞舞者师傅给我们介绍蜈蚣舞蹈


  作为一种多人协作的动物舞蹈,蜈蚣舞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710日,线下调研团队成员有幸遇见蜈蚣舞在汕头潮博会演出,舞者引珠,蜈蚣起步,所到之处,锣鼓相迎造势,待到兴时,蜈蚣凌空吐焰,且惊且退,欢呼热闹不减。


19F7B


  舞者队伍为十八人一批,一共三批:舞彩珠者一人,舞蜈蚣头、尾者各一人,舞蜈蚣身者十三人,放焰火者二人(始终跟在蜈蚣头的两侧)。





  蜈蚣以彩珠引路,舞者配合音乐可做出“悬空翻肚”“蜿蜒盘旋”等组合动作并根据地形灵活变化队形。




蜈蚣抬头吐息,代表舞蹈搭配乐曲到达一处高潮情节


二、台前幕后,如何造出一条22米长“大蜈蚣”

  演出前,非遗基地的师傅们正在着手制作蜈蚣道具。编竹成骨,裁布画皮,附肢与内部挂上铃铛,在舞者摇摆道具时能够发出声响与彩珠相呼应。










  蜈蚣表层加入荧光涂料与灯带电机丰富夜间效果,搭配头部的喷火亮灯装置使大蜈蚣的演出效果更加酷炫。




  这是一个“退休”的蜈蚣头部,由于头部道具兼顾喷火,亮眼,张牙行为,配备装置多更易损坏。在舞动时,负责头部的舞者会将手伸进道具内部操纵电机,使蜈蚣配合情节展开动作。(附头部内部组件图)





  装饰部分:早期蜈蚣身躯为简洁的“绿足红身”,随着制作材料的更新,手工师傅们自发的在蜈蚣道具上添加更多装饰图案,以金线做纹再点缀宝石道具,每次制作的装饰图案皆不同。





三、调研汇总:如何保护传承国家级非遗

  1.丰富的履历——西门蜈蚣舞在国内外多个地区进行文化活动演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并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门乡在1997年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蜈蚣舞)”;1926年,蜈蚣舞应当时的汕头市政府邀请在汕头市审判厅前演出;1937年,蜈蚣舞赴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盛会;1987年,蜈蚣舞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连演27场;2000年,蜈蚣舞参加新加坡第28届妆艺大游行。

  2.采访非遗传承人——陈旸旸

  陈旸旸,男,1980年生,籍贯澄海西门社区 “蜈蚣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祖父陈两深是蜈蚣舞第四代传人之一,1937年曾随蜈蚣舞队赴香港参加英皇乔治六世加冕大典演出;父亲陈敏是表演队伍中的技艺骨干;堂伯父陈喜顺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旸旸自小耳濡目染,对蜈蚣舞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13 岁时加入到表演团队,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不懈的艺术实践,掌握了蜈蚣舞的各种表演技艺,在表演活动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得到老一辈艺人的充分肯定。


19E47


  人物生平:自1999年以来先后参加澄海金秋联谊会、韶关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佛山秋色欢乐节、东莞长安文化节和广东省非遗传统舞蹈大赛表演,以及乡庆民俗活动演出,2000年和2013年先后两度随演出队赴新加坡参加妆艺节文艺大巡游,以其出色的表演技艺为澄海民间舞增光添彩。

  3. 确凿的记录——申请国家级非遗的曲折经历

  传承人陈旸旸:“当年申请国家级非遗时并不顺利,首先申请国家级的标准是需要我们(蜈蚣舞)有一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认证,大部分演出资料早已在战争时期丢失,导致蜈蚣舞的百年历程一时没多少图像资料可以证实,最后是当地的村民在家中找到一张2寸大小的演出照片(1937年蜈蚣舞赴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盛会)补充提交上去进行文件审核,附有那张照片的报纸当时差点被丢进木材堆里烧火,然而1937年距今仍不到100年年限,但考虑到蜈蚣舞在37年时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以及演出活动,进而推断出蜈蚣舞传承年份之久远,所以最后还是申请成功了”。


99A4A

2寸照片 1937年蜈蚣舞赴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盛会


非遗传承基地的青年们正进行蜈蚣舞相关练习,延续新的传承。





致谢

  感谢永和园非遗传承基地的传承人以及负责蜈蚣舞师傅们对于本次采访的积极回应,潮汕动物舞蹈历史悠久,过去的辉煌以及现代的传承令人不由得期待未来动物舞蹈在结合时代新技术下的蓬勃发展,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也得知了一些文献上没有记录的动物舞蹈的经历,申请国家级非遗的小曲折、部分动物形象与历史事件的巧妙结合、以及一些在历史洪流中藏匿于深海仅留下传闻的动物舞,动物舞蹈脱胎于这些热爱观察生活的人们,他们喜欢运动生活健康,自然界中生灵们悦动的姿态激发着他们的创造欲,而动物舞灵动且热烈的演出也正体现出创始人们最为原始的感受——火热的生命。

金铭柱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