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团委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三下乡展播|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智汇黄陵,耕梦前行”三下乡文化调研社会实践队 (二)“智汇黄陵,耕梦前行”
日期: 2024-08-02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高效解决黄帝陵景区目前面临的难题,实践团队细分为地图组和传统非遗组,分别针对中华始祖堂、轩辕庙的地图优化难题与传统文化创新难题。    

“龙的传人”皆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经历千年岁月的沉淀,足以说明中华文化的优秀。地图组成员在确定场馆内结构后,决定在地图上加入明确场景作为游客主要记忆点,如一展厅的“帝”字,二展厅的人体模型等,这不仅能使游客快速清楚身处位置,而且丰富了地图的美观性。



由于部分展厅缺少标志性物体,以及每个展厅的内容数量与浏览时长不同,使得记忆物体在确定上存在难度。经过小组讨论,决定在个别展馆的标志上结合展厅核心内容用以代替。此外,为了避免地图过于空旷,同步添加了馆内功能标识,如咖啡厅,文创店等。     传统组则前往黄陵职教中心拜访黄陵面花非遗传承人——王强老师,深入了解当地面花文化。通过走访调研,小组成员学习了面花的历史来源、使用场景以及制作方法,也了解到黄陵面花面临的部分问题,明确了后期制作方向。    

面花最早是作为祭品在祭祀中使用,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走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婚丧嫁娶,节庆典礼等重大事件中担任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同的面花有着不同的作用,如祭祀多使用“插花供”、祭灶使用“枣山”、结婚使用“四兔四虎十二小兔”等,表达了勤劳朴实的黄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生命的尊重。



近年来,面花的形象持续推陈出新,或作贺礼馈赠亲朋,或作艺术陈设摆放自家案头,由一般的家用转向登堂人室,整体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技巧日臻成熟。其独特性在于能够多维度的展现中华传统美学技艺特色,包括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元素。



地图组在将形状勾勒出来后,对场内原有标志进行描摹。对于轩辕庙块区,地图组在实地采景后,决定使用平面地图加写实风正面特色建筑。    

非遗组同步推进设计方案,由打造品牌形象入手,进行logo设计,从黄陵面花精神理念角度出发,设计多种具有不同内涵的logo,后续将持续加强小组内部交流,打造高质量设计方案。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

联系方式::029-88248662   邮编::710065   邮箱:tuanwei@xafa.edu.cn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团委公众号